自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施行以来,招投标事业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于促进公平竞争、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随着招投标业务的不断深入开展和IT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子系统和软件逐渐在招投标相关领域得到应用,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那么招投标领域目前信息化的程度如何?推进招投标电子化的意义何在?这样复杂的系统如何设计和实现?怎样保障系统的运营和监管?实施过程中会有哪些关键因素?本文将会根据作者多年从事招投标行业相关工作的经验、以及开发和运营电子招投标相关系统的积累,就与此相关的话题做初步探讨,供相关人士参考。
国内的电子招投标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已经投入使用的系统基本上以信息发布类型为主,兼有一些地方专家库系统和招标代理机构办公系统。而涵盖整个招投标过程,具有信息管理、流程管理、交易管理、政府监管等功能,协同运作的电子平台在国内尚未得到有效应用。具体来说,有如下几方面的现状:
从政府职能部门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委均已指定了各自授权的信息发布网络媒体,但通常只限于招标公告、采购公告等信息的披露,对于接下来的流程并未实现完整的电子化,通过系统收集统计数据以及实施宏观调控还有一定困难。
从企业的角度看,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企业越来越认识到采用电子化方式进行集中采购的方便、快捷和低成本的特点。一些集团企业如联想、华为、美的等开始引进或开发电子采购系统,进行网上集中采购。但这些系统通常以竞价采购的方式为主,侧重于对供应商、物资、财务等企业资源的整合,采购的也大都是成型的产品,而对于复杂的招投标过程管理并未实质性介入。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基本还是空白。
从招投标代理机构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一部分大型的招标代理机构、工程交易中心引入了招标项目管理和办公系统,其主要目的是项目信息管理和辅助招标,对于招标投各环节各角色的参与还缺乏有效整合。
从系统开发商的角度来看,已经有不少的IT公司借助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开发出了一些招投标领域相关的软件和系统,如竞价采购系统、招投标管理软件、项目协同工作软件、专家库系统等等,但其产品成熟度和品牌知名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而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招投标服务平台尚未有成功案例。
在欧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电子采购、电子招标已被普遍认可,发展得相对成熟。据调查显示,全球500强中目前有70%的企业使用类似的电子招标采购软件。通用电气公司通过此类电子化手段每年约节约上百亿美元。
全球著名的企业资源采购(enterprise-sourcing)软件及服务提供商FreeMarkets自1995年以来,协助全球客户采购了价值510亿美元的物品和服务,节省成本超过100亿美元。2001年,FreeMarkets的总利润达到1.6亿美元,2002年则上升到1.82亿美元。
在亚洲,韩国的电子采购的发展走在前列。政府采购从电子招标(e-Bid)、电子商城(e-Mall)、电子合同(e-Contract)到电子支付(e-Payment),实现了全程电子化。2003年,政府电子采购系统(Geps)注册商家11万,政府采购代理3万家,92%的招标通过该系统进行操作,电子招标项目10万个,总金额170亿美元,参与人数150万,电子合同2.3万份,成本节省28亿美元(16%)。
不可否认,现有的招投标相关软件和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管理流程、降低招标成本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相关企业也在信息发布、系统运营等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在推进招投标规范化、加强监管力度、支持电子系统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影响电子招投标进程的因素,比如电子招标可能触及一些传统利益格局,个别人的心态还未及时转变,缺乏一个公正、权威、资源丰富的第三方电子招标平台来为政府、企业、代理机构提供服务,等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现有法规建设,另一方面就要加强执行监管,而借助信息技术,使各角色、各环节按照公平的游戏规则参与整个招投标过程,将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电子招标是规范公共招标行为,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进一步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需要。电子流程是以《招标投标法》为依据,经过不断完善、优化的流程,避免了各级政府、代理机构操作的随意性,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并可通过流程的进一步优化,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电子招标也是促进行业和企业信息化的需要。许多有意跨入电子商务的企业通常会遇到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而他们又迫切需要提高招标投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电子招标平台可以提供最佳途径。
电子招标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舞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建立规范的电子招标服务平台,不但可以帮助政府降低采购成本,而且可以帮助企业熟悉国际公共采购规则、招标程序和方法,帮助企业提早建立起与国际企业的管理接口,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
电子招标还是加快招投标标准建设的需要。电子招标系统将有众多角色参与其中,它既要满足国内政府、企业、招标机构等各种参与角色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国外采购与招投标的发展要求,这必将促进电子招标标准的尽快形成,这些标准包括: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编码标准、商务流程标准,评标规则、监管办法等。
纵观近几年国际国内电子商务发端与发展的轨迹,不难看出,政策、纲要、发展规划和法律法规往往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引导和创造先决条件的作用。
2005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不仅明确了电子商务的重大事宜,也明确指出要抓紧研究电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税收、市场准入、隐私权保护、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问题,推动网络仲裁、网络公证等法律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它确立了电子签名法律效力,从法律制度上保障了电子交易安全,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也为电子招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国计算机拥有量、互联网用户、网站数近年来飞速增长。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报告显示: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我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1100万人,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4950万台,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136,106M。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及计算机应用网络化。目前我国有数百万经济实体通过电子商务开展业务,上千万企业希望通过电子商务拓展国内外市场。这也意味着电子招标发展的网络基础已经具备。
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处于转型阶段,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基础阶段,涉及应用系统的还较少,大型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随着社会IT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正在逐步增加,企业对电子系统的认知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也在逐渐提高。
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电子政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有力地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政务内外网初具规模,政府网上办公进一步普及,政府信息资源进一步共享,不少地方政府建立了面向企业和公民的信息发布查询系统、网上报税、网上审批、电子口岸等,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政府工作透明度及效率也进一步提高。
安全问题一直是电子商务的关键,也是参与交易各方最为关心的问题,安全的支付结算服务是电子招标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全国性的跨行、跨地区信息交换网络已经建成,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等均已开展网上业务,并建立了安全支付结算体系。从技术上来看,关键的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字认证(CA)技术等已经非常成熟;从法律上看,《电子签名法》从法律上确定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从管理上看,国家认可的多家CA认证中心均投入运营。这些都使得电子招标过程中的身份认证和数据安全得到了法律层面和应用层面的保障。
所谓电子招标整体解决方案,应当在遵循现有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解决招投标领域的实际问题、提高招投标效率、加强监管、促进行业进步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对招投标业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提炼,设计出一套符合政策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使招投标领域的各种角色能够方便的参与其中的,各个功能模块能够有效运转、紧密结合的,具有较高安全性、易用性、稳定性、可扩展的电子系统,以及配套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
从目前的招投标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系统可能参与的主要角色为: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代理机构、监管机构、系统运营人员、公众等;应当包括的主要模块为:招投标流程管理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专家资源管理子系统、角色与权限控制模块、数据分析与挖掘模块、公共基础模块,等等;应当设计的主要接口为:网上支付接口、计划及合同管理、企业内部系统、辅助工具软件,等等;整体架构如(相关附件:图1)所示。
电子招投标业务流程基于工作流技术设计,将传统的招投标工作流程放到互联网上,并加以改进,使参与本系统的各种角色在互联网上协同工作,安全、方便地完成招投标的全过程。流程主要分为立项、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收尾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流程根据不同的招标人、不同的项目,可能略有不同,系统支持多个项目同时进行。
项目基础信息指定义项目的名称、内部编号、规模、参与人员、项目内容等基础信息。项目流程设置根据不同的项目情况会有所区别,例如有的项目进行资格预审,有的进行资格后审,这就要求系统的管理流程能够由招标人自行灵活定制。为此,系统预置大量符合《招标投标法》项目管理流程的模版供招标人选择,并提供审批节点、审批流程以及图形化的工具,供代理人定制,但法律规定的流程不能删除和修改,这样既保证的项目流程的合法性,又满足了代理机构对项目管理的不同需求。
招标文件编制由业主与招投标代理机构通过网上平台共同完成文件内容。并上传至平台进入招标文件库进行统一管理。系统针对不同行业预置许多招标文件的模版,招标人选择与之需求最为接近的模版加以编辑,完成后发布在平台的对外门户网站上,使得编制电子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的过程变得省时省力。
招标公告发布指填写项目相关信息(项目金额、标书发售日期、标书售价、投标截止日期、投标保证金事宜、开标时间、地点等),项目管理员提交后,门户网站将自动发布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
在本阶段中,投标人通过购买招标文件,正式参与投标,投标人通过投标文件管理模块、投标费用管理模块,最后确定有效投标人列表。
投标人从网上报名提交投标意向,并提供相关资质证明,业主或招投标代理机构进行审查,在此步骤可以确定潜在投标人,由平台运营机构代理审查。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网上发布,通过资格审核的投标人可以开始购买标书。系统记录预审合格的投标人名单,确定潜在投标人(机构);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投标人,系统自动拒绝参与投标或在开标时按“废标”处理。
招标人在网站上传标书,投标人在线支付购买标书款,招标人通过在线获得到帐信息后,予以记录,为用户开通临时下载帐号,并Email到客户邮箱后,客户使用该临时下载帐号下载标书。招标文件的澄清文件、通知,及时通过网络发布。系统提供虚拟网上答疑室,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组织投标人在线答疑。
系统提供模板和辅助工具供投标人下载,用于编写投标文件,既可提高投标文件质量,又可节省编写时间。投标文件由投标人采用证书加密,在开标时间前不能被任何人打开;系统根据标书购买的记录和用户的身份认证,对上传的投标书进行确认,只有购买标书的帐户才能上传投标书和参与投标。招标人对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进行签收,同时记录提交文件的日期,该日期由时间戳服务器记录不可篡改,平台对逾期的文件自动拒收。投标人可以通过网上支付接口缴纳投标保证金。
系统提供网上虚拟开标室,各投标人在开标时间登录虚拟开标室,以视频在线直播方式参与开标。投标人用自己的数字证书对自己的投标文件进行解密,并将相关服务承诺及所有投标产品报价以只读方式让参与者看到。系统记录开标结果,以备评标和统计。
本阶段可以利用平台的专家管理功能在网上抽取专家(实际上准备工作是提前进行的)。抽取的专家设置为正式评委后,系统自动记录名单,并为这些专家用户赋予“评委”的权限。
专家可以在其虚拟办公室中下载相应评价项目的招标和投标文件,根据事先设定的评标规则,填写相应的表格进行评标,平台提供一些通用的评标辅助工具,在线提交评标结果。项目管理员使用评标汇总模块将各专家评标结果汇总、排序,列出所有投标的评标结果。
项目经理选择符合业主要求的投标人中标,由业主确认后招标人可在网站上公布中标公示或向中标人发中标通知书。其间产生的支付费用由网上支付完成。发生费用包括:向中标人按比例收取中标服务费,向业主收取招标代理费,退还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
项目完成后,由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总结,对参与投标人进行评价,对项目的相关资料如招标文件、澄清文件、投标文件、评标表等归档整理,项目进入历史项目列表,用于查询统计。相关文件进入历史文件库,项目关闭。项目关闭后,其相关文件由系统进行控制,一般不得修改,以保持其真实性,用于查询。也可以将有用的信息通过合同管理接口转入相应的系统进行后续跟踪。
信息管理子系统是系统中各种招投标信息资源整合和加工的场所,提供后台对信息进行及时增、删、改、发布、分类等功能,可以简便迅速的建立行业信息资源服务,为与全球贸易网络实现无缝连接和资源共享,也为实现信息互动和数据挖掘打下了基础。
系统可以发布与招标、采购行为有关的招标公告、招标预告、中标结果、项目信息、法律法规等,也包括采购金额、标书发售的日期、标书售价、投标保证金受理及截止日期、开标时间、地点等方面的信息,除了系统自身产生的招标公告也可以发布外部公告。
投标人库通常是招标代理机构需要维护的信息,平台为每个注册的代理机构提供自行维护的投标人库。投标人必须先注册成为平台用户,在找到相关项目的代理机构按照流程进行投标报名、购买标书,此时当前投标人即被加入相应招投标代理机构的“投标人库”。招投标代理机构可以用投标人库记录各个项目的历史信息,便于查询统计。
招标人可以在线查询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标委托。招标人委托代理机构后,招标人将作为被委托代理机构的“招标人(业主)”加入相应代理机构的“招标人库”。
招标文件由招标委托单位(投保人)提供,可以由招投标代理机构直接存放于自己的“招标文件库”。投标文件是由投标人在线递交,在开标之前提供给招标代理机构供开标会使用。项目结束后系统严格控制招投标文件修改,以保持其原始性,用于历史查询。
系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的积累,按照行业、地区、中标金额等许多分类标准进行统计,为国家部委和行业协会提供一手数据。系统还可以通过跟踪总结每个用户提交的关键词、用户访问的文章特征和分类特征建立全文数据库,并据此向用户提供咨询服务。
为了保证整个招标采购过程的公正性,在评标阶段必须要有国家认可的各行业的专家参与评审,这就使得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控制严谨、操作方便的专家库系统十分必要。专家库系统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与平台紧密结合。
这部分主要由专家注册、专家审核、专家维护、专家抽取、专家评价等功能模块组成,使用者主要包括专家、专家评审委员会、系统管理员和招标代理机构。
专家本人或推荐人在线填写“评标专家库专家申请登记表”,经审核后成为本平台有效专家。专家按行业、地区分类,便于查找。
专家可在线进行基本信息修改,包括:用户名、密码、招标评标专家登记表的所有内容、专家评标的历史记录等。资料修改后需要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审核才能生效。专家库对评标专家实行动态管理,对其资格实行定期复审制。复审合格者,继续作为评标专家库成员;复审不合格者,取消其评标专家资格。政府机构可通过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所在行业、所属地区、专业查询专家。
抽取方式应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包括自动选择、手动随机选择、滚动选择等,比如先填写或选择项目名称,然后根据行业、专业、地区的条件查出相应专家,再填写选择数量点击开始选择即可看到选中的专家信息;若专家因故不能参加评标活动,填写不能参加原因,由系统根据搜索条件随机推荐一名专家。
抽取过程要适用各种规避原则,抽取后支持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的自动通知,并接受专家的确认和缺席登记,还要支持补抽以及各种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
如果发现专家评标过程中存在不公正行为,可以及时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举报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非法干预评标活动的行为,可以通过投诉窗口发表看法,待管理员核实后做出相应的处罚,并将结果公布在网上。专家也实行动态管理,并重视积累历史信用度。
系统运营一段时期后,数据库中会积累大量的结构化数据、文档信息、用户数据以及访问交互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知识空间的价值。
利用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技术,实现对已有数据信息的识别、分解、提取,再通过行业专家的人工分析和加工,可以将信息转换为不同属性的知识加以利用,一方面提供给平台用户相关行业或产品、服务的各类分析报告;另一方面也给行业发展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系统在为参与各方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网上调查、日志分析等技术及市场手段收集用户的使用偏好、分析市场的趋势走向、改善平台服务,从而实现动态升级、随需应变。
监管部分是为相关管理部门监督项目流程合法、公平的接口,作为监管部门对招投标活动管理的一个窗口,可以对招投标代理机构进行的投标活动实施行政监督,用于对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方案、审批流程进行核准,公告发布、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结果公告、招标投标情况报告备案监督。对招标代理等招标投标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并提供网上投诉、举报、申诉、政策法规咨询等事宜。监管模块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政府监管人员通过指定的账号登录平台后,可以看到所有正在进行的招标采购项目,查看项目相关的名称、招标内容、资金规模、参与人员、进行状态等方面的信息,并可以监控项目流程,对于违法违纪的现象及时予以纠正。
监管人员会定期对从事网上招标采购业务的代理机构进行审核,查看平台中属于代理机构角色的用户资料,并对他们代理的招标采购业务进行查询统计,以了解代理机构参与电子采购的过程,进而审核他们的资质。
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入口随时查询参与招标行为的业主(招标人)资料,并观察他们发布的招标项目及其进展全过程,对于比较重大的招标项目可以重点监测。
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受理招标过程中的各种投诉,并加以调查核实,对于确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或个人予以查处,并通过信息发布系统在网上公示,从而起到警示作用。
整个系统要实现顺利的运行,各个子系统和模块间的无缝集成和数据交换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一些基础模块来实现公共的功能,协调整个系统的运转。
平台提供统一的用户入口,通过不同的登录用户标识来识别用户所属角色,不同的用户角色拥有不同的功能权限及用户界面。系统的角色概念将拥有共同任务或权限的用户分成一组,而不是将与任务或权限有关的单个用户分成一组。这种灵活性使管理人员可以无缝地向用户分配任务。通过对用户角色的动态管理,赋予不同的用户最合理的权限,使得不同的用户在自己的角色范围内做出最合理的浏览和操作。用户权限和组织结构可以使用LDAP服务器对其进行验证,或从外部数据源导入。
完成整个招投标的过程需要各角色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任务之间的协作,并通过对工作过程合理的组织,才能高效的完成工作。工作流正是为了解决多人之间的组织协作而出现的一种技术,它为工作流自动化和流程再造提供基础,实现了流程逻辑与业务分离,降低了复杂流程应用的开发难度。适用于电子招投标的工作流引擎应当包括可视化的流程设计器、可自定义动态引擎、流程监控工具等,要能够清晰的反应具体的招投标业务,并易于人员的任务分配,以及节点的状态跟踪和变更。
统一、合理、实用的编码方式对于平台各种信息间的整合和交互、以及对外数据交换都显得至关重要,包括对招标人、投标人、项目、招标编号、专家等各种数据的编码方式。通过合适的编码可以代表对象的关键属性,可以参照广泛采用的国际UN/SPSC和海关HS标准制定方式,同时提供分类检索、参数检索、以及快捷目录功能。
门户网站是平台采集信息和对外交流的窗口,门户功能为招标机构、招(投)标人、专家、政府监管人员等所有参与平台的角色提供一个统一的入口,可以完成与其角色相关的各种任务,将各种传统操作电子化、简便化。系统可以发布与招标行为有关的各种公告、公示、项目信息,起到接受公众监督的作用。门户网站还要具有信息全文检索、互动论坛等方面的功能。
平台外围系统主要包括网上支付接口(如标书款、保证金等)、中标后的合同管理、招标人及投标人企业内部办公或相关系统、招投标相关辅助工具软件等。这些外围系统可以是已有的第三方系统,但需要符合平台的外部接口规范。系统的外部接口财务管理软件、企业资源管理软件、政府监管系统等的接口,使用规范的XML或WebService技术,必要时通过专用加密通道进行数据交换。
电子招标是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存在的,这就意味着电子招标应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由互联网的自由、开放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这些信息安全隐患主要有:非法用户假冒正式系统、机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截取、已存储的投标文件被篡改或破坏、投标人否认流程的有效操作,等等。
为了消除上述安全问题,保障平台的顺利运行,系统采用基于PKI技术的、易于实施的CA安全认证解决方案,向所有参与电子招标活动的客户和网站提供合法身份认证,保证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信息保密性和完整性,提供数字签名功能保证网上行为的不可抵赖性,最终有效防止各种电子招标的安全隐患。其实现方式是:通过国家许可的CA中心,为每个用户签发个人数字证书,用于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数字证书中包含了不可更改的关键信息,作为用户登陆系统时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的依据。例如,在投标环节投标人向招标代理机构发送标书的同时发送标书的签名信息,以保证在开标时投标人的文件未被篡改或投标人恶意抵赖上传信息。这样就会使系统具有良好的保密性、安全性、真实性。
电子招标系统平台应当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系统的网络环境、设备选型和应用软件开发等因素,应当具有很好的先进性、实用性、高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标准化和可管理性等。
网络拓扑结构要根据系统的运营范围和对象,仔细分析系统负载情况和数据存储容量,选择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负载均衡、磁盘阵列等设备,并通过先进的网管软件保持系统的24×7小时连续运转,并对网络的健康状况实时监控,做好防攻击、完整备份等方面的策略。
软件方面要尽量基于开放的多层应用体系架构,降低表现层、逻辑层和数据层的耦合度,各应用层之间互相通信,结构灵活,且不依赖于底层的硬件环境。同时要采用先进的设计模式,减少客户端的应用维护,保持结构清晰,应用可相对分离、也可进行组合,便于集成其他厂商同标准的应用模块,也便于开发控制管理,还可以针对特定的业务进行一定程度的系统重构和扩展。
电子招标系统在完成建设开发投入使用后,应该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营和监管策略,以保证该系统能够有效的运转,并不断促进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这可能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持续改进的过程,总体来说,可以采用类似许可证制度的做法,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由政府职能部门划定参与运营此类系统的标准和门槛,凡是符合要求具有资质的企业均可参与运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竞争和发展,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对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并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
就系统本身的运营概念来看,主要包括目标客户及目标行业的定位设计、产品及服务设计、市场营销策划、业务范围、收入模式等。
国内大量相关企业都可通过电子招标服务平台进行工程招标、设备采购业务,并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招标、询价、竞价等不同方式,提高其招标业务效率并节约成本;还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招标资讯和商业机会。
招标代理中介机构接受客户委托,为大型工程和设备的招标采购提供服务。通过电子招标服务平台可以简化操作、提高效率、获得增值服务。
大型集团企业和国外组织可以通过电子招标系统平台,了解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招标业务需求,获得在中国项目建设发展动态,享受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商业机会。
目标行业可以先选择几个与招投标相关度较高、有代表性、相对易于实施和管理的行业,如工程行业、信息行业、机械电子行业等,以点带面,成熟后再向行业扩展
例如,中国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近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的工程建设项目众多。有关法规明确规定了达到一定投资额的或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地方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其工程建设、货物采购都必须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采购。电子招标服务平台提供的功能恰好适应了工程招标这一模式的业务需求。
电子招标系统平台作为企业、政府开展招标业务的渠道,将通过互联网上和传统模式为他们提供更加便利化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服务、交易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广告服务等方面,随着平台数据的不断积累和运营模式的不断创新,还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
以上所列的服务内容可以选取非公共性质的部分做为收费服务,比如可根据成交额收取千分之二左右的平台使用费,这个数字相对于传统方式节约了很多,而如果平台有一定的用户量,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再如系统中的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经过挖掘提炼的分析报告、针对大型集团用户的个性化技术开发、基于高浏览量的互联网广告、招投标咨询和培训等,都是很好的收入来源。
电子招标服务平台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采用不同的营销模式开展业务。对于电子招标系统的应用推广、技术服务,以及咨询服务,将主要采用直销式,直接为有需求的企事业提供服务;对于非公司经营机构覆盖区域内的信息产品、培训等服务项目,将采用代理制为主、直销为辅的模式进行营销推广,与相关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力争做到服务本地化,以加强服务的个性化和深度,使产品更具竞争力,实现对客户服务的最大化。
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核准运营的系统中日常事务的监管,包括立项是否合法、招投标流程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相关从业人员是否有违规行为、评标过程及评标专家是否存在问题、接受公众的投诉及受理,等等;另一方面,就是从宏观层面不断指导招投标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招投标行业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的建设、完善相关机制,使其紧随时代进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了保证电子招标平台的顺利建设和运行,我们有必要充分考虑现有环境和发展趋势,采用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即深入调研、灵活设计、循序渐进、不断升级。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关键点:
国际一直鼓励实行公共采购与招投标,并一直致力于推动公共采购与招投标领域的不断规范和“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贯彻,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其他一些法规及管理办法。在电子商务方面,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等规范,如果电子招标领域也能够出台对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必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电子招标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应该说是比较复杂的工程,因此推进这件事情一定要注重前期调研,充分考虑电子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要召集招投标业务、技术、市场领域的精英组成专门的小组来探讨这个方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业务与技术相配合,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
由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有类似的电子招标系统,我们在行动之前可以学习参考,但毕竟我们有自己的国情和特色,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那套,况且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核心技术和研究成果一定要加以保护。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公共采购与招标等专业人才也将会提出持续需求,尤其是复合型人才,重视培养人才和建设团队将是招投标事业稳步发展的保证。
在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条件下,任何一项决策都伴随着风险的存在。因此,在项目实施前,对风险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采取必要的对策,把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科学决策、有效管理的基本条件。我们要充分估计和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科学的手段规避风险。
电子招标是招投标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我国电子招标事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举措。随着公共招投标范围和招标主体的迅速扩大,规范招标行为,抑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电子招投标平台成为当务之急。
招投标电子化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将招投标领域各种角色的人员整合在一起,设计和开发功能强大、有机结合的系统平台,并预留标准的外部接口,找到可行的运营模式和严格的监管方式,注重实施策略,抓住关键点,将平台搭起来,并不断完善;此举必将带动整个招投标行业的蓬勃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几年来,国家招投标的项目金额每年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2004年政府采购金额也超过2000亿人民币,世行、亚行也正在国内寻找权威的第三方平台来实现其项目的招投标。随着招投标范围的扩大,和跨国招投标的迅速发展,这些数字也将迅速增长,这一市场潜力巨大。我们预测到2010年,国内50%公开招标会通过电子平台在网上进行,并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招投标行业信息化将会从零散的IT系统向服务平台方向整合,并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
电子招标的重点将从信息发布模式向流程管理和服务模式转移,由关注“首尾”逐步转变为一条龙服务;
招投标信息服务将从简单信息广播到向个性化服务发展,从简单的信息检索向深层次数据挖掘发展;
系统的开发和运营将会充分利用移动商务、智能语音、网格计算等多种先进的IT技术,并提供用户之间交互的平台。
总之,招投标电子化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实施电子招标整体解决方案将会是很好的突破口;当然,这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扶植、行业的自律和自强精神、从业人员的扎实苦干、公众的关注和监督。我们有理由相信,招投标行业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取得长足的发展。